Noticias
人类前往火星有几条路,旅途需要多久,何时能启程? 2020.11.20
要弄清这个问题,首先说说地球与火星距离。
地球与火星在一个轨道平面(黄道)围绕着太阳公转,地球以约1.5亿千米半径围绕着太阳公转,公转轨道全长约9.4亿千米,公转线速度约每秒29.8千米,转一圈约365.24天;火星公转轨道半径约2.28亿千米,轨道全长约14.32亿千米,公转线速度为24.13千米,转一圈需要686.98天。
从以上两颗行星轨道看,一颗在距离太阳更近转小圈,一颗在距离太阳更远的地方转大圈,一颗速度更快,一颗速度更慢,轨道半径平均差距为0.78亿千米,地球与火星会和时距离最近,理论上为7800万千米。

但实际上,这两颗行星的公转轨道并不是正圆,而是有点椭圆,地球和火星距离太阳就都有了近日点和远日点,当地球处于远日点,而火星处于近日点,且恰好与地球太阳同一条线时,这才是地球和火星最近距离,这个距离约为5500万千米。
这样如果按最近距离直线飞往火星,到达火星就很快了。火星是另一颗行星,要到达那里就要摆脱地球引力,这样最低速度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,也就是每秒11.2千米。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来计算,直线最近距离到达火星只要1364个小时,也就是57天不到。如果高于这个速度,到达火星就更快了。

但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,宇宙航行受多种因素影响。
首先,火星最近距离并不是每年都有,由于两颗星都在运行,且运行速度不一样,公转周期也不一样,太阳、地球、火星要运行到一条线上,需要26个月780天左右才有一次。因此,一般发射火星探测器,26个月才有一个发射窗口,非发射窗口年份发射就需要走更遥远的路程。
火星两年与地球一会,并不每次都正好地球远日点,火星近日点时相会,这种机会要数十万年才有一次。因此平时的相会一般距离都在6000万千米左右。2020年8月27日,是火星大冲,也就是火星到达地球附近时,在近日点附近,但地球并非远日点,这一天火星距离地球为5576万千米,是6万年来最近的一次。
因此这一年,有多个国家利用发射窗口发射了探测器前往火星。

然而,到达火星的路途远远不止5、6万千米,而是数亿千米。
因为地球在走,火星也在走,火星并不会在轨道上等着我们发射的航天器到来,而是以每秒24.13千米的速度永不停歇地在赶路,这样如果等火星到达地球最近时再发射,就需要达到更快的速度才能够赶上火星,因此不能等到火星到达地球最近,发射最佳窗口期一般在火星近地点前1个月左右。
2020年有3个国家机构向火星发出探测器,发射的时间是:7月20日,阿联酋成功发射了“希望号”;7月23日,中国发射了“天问一号”;7月30日,美国NASA发射了“毅力号”。这些时间都在火星大冲的8月27日一个月之前。
这些发出的探测器并不是直线到达火星,而是顺着地球轨道切线,呈一个弧线追赶火星,一般要走4亿千米甚至更多,才能与火星相会。这样,根据航行速度和轨道操作不同,到达火星的时间就需要5到10个月不等。

历史上到达火星的探测器基本都在这个时间区间,如NASA1964年发射的“水手4号”,花了228天时间到达火星;1969年发射的“水手6号”,则只花了157天时间就到达火星;1975年发射的“海盗1号”,费时304天才到达火星;2018年发射的“洞察号”,花了205天到达火星,行程4.82亿千米。而印度2013年发射的“曼加里安号”,到达火星则花了331天。
我国发射的首艘火星探测器“天问一号”,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,现在已经飞行了近6个月,预计在2021年2月份到达火星,花了200天左右。据有关报道,1月3日“天问一号”行程已经突破4亿千米,现在距离地球1.3亿千米,距离火星830万千米,开始要进入“刹车”阶段。

为什么飞火星行程要走曲线,而不走直线呢?
这是因为航天发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本着“省油”原则,要知道任何航天发射载荷,最主要的都是燃料。
如上世纪阿波罗登月任务,土星五号起飞重量3038吨多,送上轨道的阿波罗飞船只有45吨,这45吨中大部分还是燃料,最终回收回来的只是3个人和几十千克月样。我国发射的嫦娥五号,长征五号遥五火箭起飞重量870吨,入轨的嫦娥五号只有8.2吨,返回器只有几百千克,主要送回月样2千克。
这说明航天发射的燃料占绝大多数,而且这些燃料在途中都消耗了,装燃料的容器也就丢弃了。这些燃料主要消耗在哪些地方呢?最大的消耗当然是发射,如发射天问一号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,起飞重量800多吨,送上天的天问一号也就5吨,近800吨的燃料顷刻间就化为乌有了。
因此,发射航天器时燃料耗费巨大,多发送1千克载荷都会增加很多燃料,因此飞船多带一点燃料都是异常奢侈的。发射完成后,飞船脱离火箭,本身携带的燃料就十分有限了,只能用于关键几个时刻,就是变轨、修正航向、刹车入轨等,整个路途就只能依靠惯性自由飞行了。

现在到火星最佳“省油”方式就是霍曼转移。
所谓“霍曼转移”,这是德国航天工程师瓦尔特·霍曼博在1925年提出的,是以太阳引力为参照点,利用地球和火星每隔2年2个月就有一次会合的机会,提前发射顺势到达火星的方法。
这种方式理论上仅需要两次加速,第一次是在发射成功后,提速切入霍曼转移轨道,逃离地球引力;第二次快要到达火星时,切出霍曼转移轨道,赶上火星。然后还需要一次减速,也需要消耗燃料,就是到达火星附近时,发动机反推刹车,让自己被火星引力捕获,进入环火星轨道。

如果需要降落到火星表面,就还要留一些燃料,快到达时喷气反推软着陆。
霍曼转移是最省燃料的行程方式,代价就是距离和时间。当然,也还有更“省油”的方式,就是利用天体盈利弹弓效应,不断给飞行器加速,省却了自身提速所需的燃料。但这种方式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。
如果不考虑节约燃料,还有快速合点航行和冲点航行方式,这些奢侈的航行方式极少运用,这里就不展开说了。

这些都是无人探测器,载人到火星要多久呢?
人类迄今速度最快的无人探测器就是“帕克号”太阳探测器,它现在正在太阳附近冒着高温抚摸这个“老虎屁股”,速度达到每秒100多千米,到了2024年,当它到达距太阳只有约600万千米任务最近距离时,其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00千米。
但这个速度不是发射速度,而是通过金星引力弹弓效应,以及太阳引力拉扯才变得越来越快的。上世纪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正在向太阳系外飞去,速度每秒只有17千米,这是因为它背着太阳飞,时刻在太阳引力拉拽下,是难以飞快的。不过这个速度已经早就超过了第三宇宙速度,是完全可以脱离太阳引力,飞出太阳系的。
那么未来飞往火星会采用一个什么速度和路径呢?需要多久呢?我认为从目前的能源开发进展看,似乎还看不到有突破性的高效能源出现,因此节省燃料和载荷,还应该是载人飞往火星的首选,这样依然要采用霍曼转移路线,时间也就需要6个月左右。
devolver